时间:2023-04-28 22:09:49 | 浏览:276
作者:柳展雄
前些天,国际奢侈品大牌迪奥摊上事了,一些华人和中国留学生身穿古装在巴黎迪奥旗舰店旁边抗议,拿着“请尊重我们的文化”“迪奥道歉”等标语,为华夏传统文化发声。
估计很多朋友听说,有这么个事,但不知道具体详情。我就来仔细讲讲来龙去脉。
01
迪奥这个月推出一件女装新品,黑色裙装。
微博一些服装设计专业的人士,仔细瞅,发现不对劲了。这套女装“前后裙门重叠”“前后开衩”“侧边打褶”等设计,模仿自马面裙。
马面裙是啥呢?我也不熟,赶紧看了下大V的科普。
马面裙是我国古代女子着装的典型款式,产生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以四个裙门为显著特征,周边辅以明显的百褶款式。迪奥这件裙子明显的是前后开口的,不仅仅静态版型高度一致,动态视频也是明显有马面裙所具有的特征。
通俗点说,迪奥设计师用了中国汉服元素,却没声明,还自称为原创,广告词写着“采用标志性的 Dior 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
到这里,也是啥了不得的大事,东西方文化交融,是很正常的嘛。如果迪奥声明下,服装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这事就过去了。
但迪奥不仅没这么做,还搞了个骚操作,声称服装灵感来自于韩国。
这一下子炸了窝,国内的传统服饰爱好者圈子气愤填膺。中国人穿了几百年的衣服,西方时尚行业不打声招呼就拿走,还搞错来源,说成是韩国的东西。
我看这个“迪奥抄袭马面裙”事件的时候,先是感到疑惑,然后是感到荒唐,最后是感到悲哀。
为什么悲哀,因为我们中国有很多自己人都不重视传统文化。
街上有小姐姐穿着青衣罗衫、绣边裙襦的汉服,路上群众还会认作影楼戏服,大家不知道这是传统服饰。
十几年前,汉服的接受程度还更低。2003年11月22日,电力工人王乐天身穿一针一线都出自亲手缝制、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汉服“深衣”,在郑州最繁华的街道上闲逛。
围观群众很好奇,还以为是来了个日本人,当时人们都分不清和服与汉服的区别。
王乐天事件上了各大报纸,这大概是,1949年后汉服第一次重新回到大众视线。
经过十多年的推广,情况稍微变好些了,汉服受到一些年轻人的接受、喜爱,有的汉服网红,在抖音平台有百万粉丝。
但总体不乐观,中国大部分人碰到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于丹式国学,舞龙舞狮,划龙舟等等。
很多有趣好玩的传统文化没挖掘出来,像前几天,上热搜的南京夏日祭。
其实,我们中国夏日就有传统节庆,农历七月初有七夕、中有七月半,七月末有插地藏香。只不过名称不同,中国称作“XX堂会”,“XX社火”,而日本称作“XX祭”。本质一样的,年轻男男女女出来玩,吃美食,逛集市,一起happy。
但是,现在的城市中产阶级觉得“XX社火”,听起来老土村炮,而日式“XX祭”,就听起来时尚二次元,顿时有了兴趣。
不仅中国人,连外国人也爱吃日本文化这套。一个在德国生活的华人博主说,日本文化在德国攻城略地,日本政府和企业资助的文化节,吸引了一批金发碧眼的洋人。
中国人宣扬传统文化的方式则更多是:舞狮、唱京剧,以及带外国人包饺子。
根据海外华人的反馈,这些中国文化节的项目里,欧美人稍微感兴趣的是划龙舟,洋人积极参加,划龙舟划得还挺带劲。因为欧洲本身就有划船的休闲兴趣,到周末了,城市白领们就找个河边划船。
02
每次谈到“日本的文化输出为啥厉害,而我们中国不行”,很多人把原因简单归结为日本有钱,经济发达。
这种思路就陷入肤浅化,中国在海外已经有相当影响力了,以前的华为,现在的腾讯、网易、字节出海,扩展海外业务,这些企业哪一个穷了。
关键还是态度问题,不重视传统文化,从上到下的不重视。就拿汉服来说,很多中国人自己都不重视民族传统服装,轻则不理解,当成奇装异服,重则冷嘲热讽,把汉服当成剥削阶级的象征。
网上在秀汉服的照片和视频,评论区总有一帮人上纲上线,打着进步的幌子,攻击汉服。
小哥哥小姐姐们出于热爱美,而去穿汉服,这些人偏偏要说汉服是统治阶级的服装,只有王公大臣穿得起汉服,你回到古代,多半是个破衣烂衫,在地里干活的村夫村姑。大谈阶级斗争苦大仇深那一套。
这些人拿尖酸刻薄当有趣,以煮鹤焚琴为乐子,还觉得自己特有正义感,在跟封建主义作斗争。
按照这种逻辑,世上还有啥不是上层统治阶级的东西,今天云南少数民族歌舞表演上,苗族傣族那些金银线装饰的服装,在古代也是贵族们穿的,要不要当成封建文化批斗?
汉服圈子里,除了极少数个别,大多数的人,喜欢汉唐也好,喜欢魏晋也好,喜欢两宋也好,当然喜欢的是那些优秀的、美好的、灿烂的部分,不代表完全接受,更不是想全面复古。
现在一些风气非常邪门,网友一说唐宋元明清某个时代艺术不错,服饰绘画雕塑不错,就有人出来说那个时代经济水平怎么怎么低,人民生活怎么怎么痛苦,你不赞美现在反而赞美旧社会,是何居心。
崇敬一个旧时代的文艺、文治武功,抒发思古之情,又不是无条件百分百支持旧时代的一切事务。中国的微博贴吧上有很多“精罗”网友,他们喜欢古罗马历史文化,于是有了个精神罗马人的外号。按照一些人的逻辑,热爱古罗马,就必须要连带爱古罗马的奴隶制,要复辟古罗马的奴隶制。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总有一些人非要抬杠,把事情搞得非黑即白。
03
所以我说,中国的文化输出不行,关键是态度问题,社会上还没形成起“建立民族自信,弘扬优秀传统”的共识。
这方面,就连经济不如我们的印度,都在玩传统文化复兴,玩得很溜。印度人在婚礼等重大节庆,都会穿传统服饰。而且印度裔移民到美国后,还是坚持民族特色,《生活大爆炸》里那个印度小哥,真人演员,他结婚也是按照印度教礼仪来举办。
当今时尚产业,有个孟买设计师 Anita Dongre,经营传统服饰,而且不一味守旧,紧贴年轻人的审美点。她设计出的沙丽(南亚女性穿的传统服饰叫沙丽),既漂亮又轻便,方便现代上班族工作生活。Dongre 和其他知名设计师的作品发布,除了时装周外,还会出现在宝莱坞电影里,因为印度人平时真的会穿传统服饰,所以电影里出现最新款式的沙丽,中产女性立刻看中,买买买。
在电影/时装周上火了的设计,很快会进入成衣量产,其他营销渠道包括 Instagram 的网红,印度传统服饰的产业链运行得现代化、商业化,Dongre 的沙丽产业已经达到一两亿美元的年收入,2016 年,《财富》杂志将她放到了「印度最具影响力女性榜」第 21 位 。
Dongre 开店开到全世界,在纽约市中心黄金地段都有店面,英国王室的凯特王妃等名流也是她的顾客。
既赚到钱,又对外输出了一波传统文化,印度在这方面确实有两下子。
这两年,日韩跟中国在文化领域的摩擦不断,从客观效果来看,是好事。因为刺激出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意识。
今年春节前后,美国知名时尚杂志《VOGUE》,向粉丝介绍近年来在中国最新潮流汉服。然后,一堆韩国网民,涌到评论区大肆谩骂,妄称“中国人山寨韩服”。韩国人的胡说八道,又引起中国网民的反击。
文化这东西,一定要有外部刺激,才能引发社会大众的重视。
再到最近这次“迪奥马面裙”风波,中国网民在推特上,向国际友人科普汉服传统文化。
有的民间爱好者,已经非常擅长现代化营销,像日本人那样会玩了。
巴黎街头,有一袭汉服的中国女孩,弹着古筝,演奏曲目,从周杰伦中国风的《青花瓷》到外国流行歌手的《Hey Jude》,样样会弹,引得外国友人驻足围观。
这效果不比舞狮京剧那一套要更“接地气”、更有亲和力?
新一代年轻人,是在正宗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的,而且懂得市场化商业化宣传。我相信,未来中国对外文化输出,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导语:又有洋品牌辱华,且是多次辱华?对洋品牌辱华、反华举动进行惩戒的法不严,对精神跪族枉顾民族尊严的谴责太浅,才是这些洋品牌屡次辱华的根本原因。问题的关键,在于法要从严,道德底线要拔高。内容来源:本文由郎言志(liusilang520)原创
近日,迪奥抄袭中国马面裙事件愈演愈烈。7月23日,中国留学生们自发穿汉服,在法国巴黎迪奥旗舰店附近抗议迪奥的“文化挪用”行径。留学生手举“停止文化挪用” 等标语 来源:微博网友巴黎五号幸运儿截至发稿前,迪奥官方仍然没有给出任何回应,只在中国
7月14日,有网友曝出“迪奥疑似抄袭中国马面裙”,该事件在15日凌晨登上热搜、引发争议。据了解,该法国品牌2022秋冬成衣系列中,有一黑色半裙的版型,与中国明朝的马面裙极为相似。九派财经在官网的商品售卖页面中看到,迪奥对这款裙子的说明为“标
2020年7月8日,中国知名奶粉品牌中国飞鹤遭国际知名沽空机构Blue Orca做空,对飞鹤的收入、费用以及资本支出等方面发出质疑,并在做空报告中称中国飞鹤的估值为每股5.67港元。彼时中国飞鹤的股价尚处于上升通道,并在随后半年时间内升至最
瞒不住了!再穷也挡不住我入这几款眉笔!好用的眉笔都让我挖到了都是一个个认真做功课拿下的有需要的姐妹放心抄作业!#眉笔推荐#眉笔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周嘉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法国奢侈品牌迪奥Dior秋冬新款又陷设计争议。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自7月下旬以来,全球顶尖奢侈品集团LVMH旗下品牌迪奥,疑似抄袭中国明朝传统服饰马面裙的风波愈演愈烈。截至8月2日,迪奥方
作者:柳展雄前些天,国际奢侈品大牌迪奥摊上事了,一些华人和中国留学生身穿古装在巴黎迪奥旗舰店旁边抗议,拿着“请尊重我们的文化”“迪奥道歉”等标语,为华夏传统文化发声。估计很多朋友听说,有这么个事,但不知道具体详情。我就来仔细讲讲来龙去脉。0
如果这三张图片放在一起,你能看出其中的含义吗?没错,这三张图片都是歧视亚裔老惯犯、欧美奢侈品巨头“迪奥”推出的歧视和剽窃广告。第一张是2021年迪奥发布的眯眯眼恐怖画风海报,公开歧视中国人,引发轩然大波。第二张则是2022年迪奥在全球发布新
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被这张图吓到睡不着?反正我看完后,差点当场被送走!图片拍摄的是一个中国女人,浮肿狭长的眯缝眼,土黄的肤色,满脸雀斑,紫色的嘴唇像是得了某种大病,手里举着最新款的Dior包包,透过镜头阴恻恻地望着观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
很多人都发现了:迪奥在上海展览的华人模特照,实在没有任何美感。有人说“这样才符合西方人的审美”。真的是这样吗?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爱美女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她娶回家。都说西方人眼里的中国美人是“单眼皮、小眼睛”,如果真是这样,名模
近日,国际知名奢饰品品牌迪奥被网友骂上了热搜,起因来自于上海展出的《迪奥与艺术》当中一张风格诡异的照片。(吓死个鬼!比BBC还阴间)照片中的亚裔女子,一张大饼脸,画着厚重的眼影,眼神阴鹜森冷,脸色晦暗,唇色阴黑,加上不伦不类的发型,清朝风格
近日,多次爆出负面新闻的迪奥又深陷负面舆论,迪奥彩妆广告涉嫌歧视亚裔引起广大网友的不满。上图的眼部手势就是欧美社会歧视亚裔的常用动作。在欧美人的刻板印象里,亚洲人的典型特征是单眼皮眼尾上挑,因此不少欧美种族歧视者羞辱亚裔就会用手将眼尾撑起使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近日,迪奥在社交媒体发的彩妆广告里,亚裔模特的一系列宣传照看起来有些阴森恐怖,其中有一张两根手指卡在眼睛中间,然后把眼角提拉起来的图片尤其扎眼。据了解,在国际惯例中,提拉眼角的动作是对亚裔的歧视。据悉,该组宣传照是为
杭州的华女士反映,一个月前在万象城的迪奥门店买了一个手提包。后来她发现,包上的金属件不太对劲。
来源:环球时报法国奢侈品牌迪奥再次陷入种族主义争议。在迪奥近日发布的彩妆广告宣传照中,一名亚裔模特用两根手指卡在眼睛中间,然后把眼角提拉起来。在国际上尤其是美欧社会,这一向被视为歧视亚裔的标志性动作之一,因此遭到了不只是中国网友,还有很多外